忆烽火岁月·传革命精神 听抗美援朝伉俪讲述勋章背后的故事_新闻动态_徐州产科_徐州好的妇科医院_徐州月子中心_徐州无痛人流_徐州和平医院_徐州产科_徐州好的妇科医院_徐州月子中心_徐州无痛人流_徐州和平医院 

预约挂号
在线咨询
坐诊时间
医院地址
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> 和平医院 > 新闻动态
在线预约

预约挂号

Appointment registration

忆烽火岁月·传革命精神 听抗美援朝伉俪讲述勋章背后的故事

发布日期 2021-01-31字号调整
信息来源:   徐州和平医院
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1周年、建党100周年之际,徐州市和平妇产医院·和爱家公益服务中心联合各个社区、街道组织开展了走访慰问老党员系列活动。1月29日下午,徐州和平妇产医院行政院长刘颖在醒狮街道办事处主任的陪同下,来到抗美援朝革命伉俪杨锦华夫妇家里慰问,感谢夫妻俩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奉献。

 

 

共忆烽火岁月 老战士讲述革命往事

 
据了解,杨锦华老人13岁就参加了八路军,经历了1942年的反扫荡,后来加入太行陆军中学,在太行山里迂回斗争。1943年10月,他和战友们一起跋涉千余里来到革命圣地延安,收到了朱德总司令的接见。抗大毕业后,杨锦华进入第二野战军的作战部队,先后参加了千里跃进大别山、襄樊、淮海、渡江、进军大西南等战役,1951年入朝参战,在朝鲜与妻子李慧缘定三生
 
如今,已至耄耋之年的老人十分怀念自己的战友,他保存了不少勋章,这些都成为他军旅生涯的最好见证。
 

老照片、军功章、证书……仿佛电影播放一般,回到那个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。

 
 
 
 
 

 

杨锦华老人讲述“淮海战役”

 

说起淮海战役时的场景,犹如昨日。
 
当年,杨锦华从抗大分派到中野六纵队17旅49团,在团政治部任宣传股股长。1948年年底,他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,奉命阻击黄维兵团。当时黄百韬兵团在徐州碾庄被包围,黄维兵团奉命前去支援,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尽力拖住敌人。”杨锦华老人说,最初是“他停我就打,他打我就跑”,牵着黄维兵团的鼻子走。最终,在安徽濉溪县双堆集,和其他兄弟纵队将黄维兵团围住。
 
一天晚上,杨锦华所在团队突然听到枪声。“当时我们正围堵黄维兵团,身后传来枪声,想来必然是有援军到了。”杨锦华老人说,来增援的是国民党蚌埠李延年兵团,两大兵团试图合为一处,此时黄维兵团也开始疯狂突围。
 

 
“整个包围圈中,东南方向最为薄弱。”杨锦华所在的六纵队正固守在这里,杨锦华说,“黄维兵团派出了最强劲的兵力,坦克在前方冲锋,试图突破我军包围圈。但是他们万万想不到,坦克一出门就掉链子了。”因为周围地形多为水田、沟壑,冲锋坦克行动极为缓慢,连村庄都很难开出。
 
突围不成,黄维兵团选择固守待援。杨锦华老人回忆,敌方军团失去了补给,粮食、弹药急缺。“双方的距离很近,扯着嗓子喊两声对面都能听到。我们预料到黄维兵团缺少补给,就常常冲着对面喊‘我们这有馒头,快来吧’,偶尔会有小股兵力忍受不了选择投降,他们一到我方阵地就要吃的。”
 
半个多月后,黄维兵团被全歼。
 

 

杨锦华老人说,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,他们在战场上的士兵能深切地感受到。
 
“那场战役是我入伍以来,伙食最好的。馒头、稀饭,甚至偶尔还会有红烧肉。周围的百姓天天给我们送吃的。没有百姓的支持,我们想全歼黄维兵团,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。”杨锦华老人说,枪林弹雨中,543万人民群众推着独轮小车,抬着担架,顶着漫天的风雪,为人民军队运送物资、抢救伤员、架桥铺路,为夺取淮海战役的全面彻底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,谱写了一曲人民战争的壮丽凯歌。
 
 

 

“抗美援朝,保家卫国取得胜利已71周年,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,民族大团结,奋勇建设美好家园,很高兴国家没有忘记我,组织与企业对我也很关心,感谢党,感谢组织,祝福你们越来越好。”杨锦华老人说。
 

 

和爱家公益负责人刘颖说,改革发展的生动局面、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,都离不开老同志、老党员作出的巨大贡献。慰问老党员,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、生活情况,给予关心、帮助。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我们铭记历史、传承革命精神,弘扬党的优良作风。

 

 

据悉,在过去的时间里,和爱家公益先后组织参与了600余次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......健康知识讲座、健康义诊进社区、为山区孩子捐衣筑爱、为患病困难家庭筹款、给环卫工人送温暖送清凉等等,收获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赞誉。
徐州和平妇产医院
这场全民赏雪的狂欢背后,环卫工人不畏严寒、浴“雪”奋战,为保障道路畅通和市民出行安全,坚守在清雪除冰一线[强][强][强]#徐州和平妇产医院 的领导去给环卫工人送去温暖[玫瑰][玫瑰]
视频号
徐州和平妇产医院